你或許聽過“Design Thinking”,但你知道設計思維的原型是怎樣嗎?這種思維對企業帶來什麼好處?這篇文章將逐一拆解。
設計思維的定義:透過以人為本的思維方式提出兼備創意和意義的想法,解決目標群眾的實際問題,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著名設計顧問公司 IDEO 前執行長Tim Brown 於 TED Talk指出:設計思維結合人的需求、科技和商業發展可行性,為未來帶來改變。
不少國際企業如 Apple, P&G, Airbnb 已應用 Design Thinking 多年,讓我們了解設計思維有什麼階段過程。
透過觀察、接觸和溝通,我們需要了解目標群體的實際需求
從第一步的 insight 中釐清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
與團隊一起發揮想像力,構思可行的創意方案
將意念具體化,簡單、快速地模擬最佳解決方案
先選一個小組作測試對象,收集使用者評價從而改進、反覆測試
假若你細心看上面的流程圖,你會發現設計思維的過程並不一定是一步一步來,當中可能會「跳step」、可能在第五步測試後重返第二步,可見其無限可能性。這正正是設計思維帶給我們的靈活性,最重要是整個思維模式以人為核心,善用創意策略解決問題。
以設計思維從用戶角度了解實際需要,能提高方案的準確度,構思和製作原型的過程能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。
當用戶的意見得到聆聽和回應,能令用戶體驗 (user experience) 昇華。
設計思維鼓勵創意與想像,利用 brainstorm 環節發揮團隊協作;與此同時,設計思維不限於開發新產品,亦能應用於企業內部員工策略等,建立具創意思考的企業文化。
越來越多企業投入 CSR (企業社會責任),設計思維能幫助我們多角度了解社會議題,從而針對問題策劃創意方案。
以香港寬頻為例,他們早前聯同 The Hope Makers 以設計思維為香港開發 IoT (物聯網) 減廢方案,透過想像、快速原型設計等,從零開始構思如何促進環保發展。
每一種思考模式都有其限制,而設計思維的無限可能性和多樣性有機會令團隊產生觀點上分歧,無法準確地界定 workflow;另一方面,設計思維著重用戶反饋和意見,有時候反而限制了我們要以這些 feedback 為基礎去創作,令我們走不出 comfort zone。
故此,我們要在應用設計思維時,先要考慮到企業現行框架是否有足夠靈活性、跨部門的溝通是否有效率;與此同時,要分辨好哪些反饋或意見具真正創造性,不要盲目推崇。
--
編輯精選:
個個都話做marketing,到底marketers做咩?Marketers需要了解市場動向,以嶄新方法向目標群眾宣傳,這些promotion plan長遠會影響公司業務,少啲前瞻性都唔得!即睇10個marketing職位空缺!
Ovolo明白有快樂的員工,才有快樂的客人。除了給員工自由發揮小宇宙,而不是做「機械人」,亦盡力確保員工Work-Life Balance。在顛覆傳統的酒店工作,當然有不太平凡的工作體驗,在Ovolo工作,是怎樣一回事?
公司係打工仔日對夜對嘅地方,office設計新穎,你都有多啲動力返工啦!雖說香港土地問題,辦公室面積一般比較小,但並不代表每間都必須一式一樣!以下幾間公司就成功將office變得人性化,為員工上班生活添一絲樂趣!
Team Vanna
Vanna's expert writing team
6 分鐘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