⼤家有沒有聽過玻璃天花板效應(Glass Ceiling Effect)?是指在⼀些企業或 組織裡,有⼀個無形的障礙物,妨礙部分⼈(特別是女性)到了某個層級以後, 便難以晉升到更⾼的職位或管理層。究竟玻璃天花板效應是否真實存在?
⼀般來說,男性和女性在入職初期,薪⾦的等級⼤致相同。但有英國的研究發 現,當女性到達35歲,收入便開始比男性低。更可怕的是,男性和女性的薪⾦差距會隨年齡擴大。報告顯⽰,當女性到達40歲的時候,時薪會比男性低⼤約2.5 美元(約港幣20元)。⽽年過40歲之後,即使是相同的職位,女性的平均收入 都會比男性低約百分之35。
此外,根據薪酬研究公司PayScale的報告,男性的薪⾦⾼峰期是48歲,⽽女性 則是39歲,意思是男性的⼯資增長期比女性多差不多多10年。
為甚麼會出現這個現象?原因估計有三:第⼀,僱主通常會無意識地傾向晉升 男性員⼯;第⼆,由女性主導的⾏業例如護理業、教育⾏業、社⼯等等,都是 在入⾏初期的晉升幅度較⾼,後期會逐漸平穩。相反,男性主導的⾏業如軟體 設計師、⼯程師,他們的薪⾦加幅則在後期追上;第三,30歲左右是女性的⽣ 育年齡,當她們成為媽媽之後,因為要照顧⼦女,她們在職場上的野⼼及願意付出的時間和精⼒會下降,導致競爭能⼒降低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部分歐洲國家為男⼠提供有薪侍產假,並讓新⽣兒⽗⺟有 彈性的上班時間,這樣男女雙⽅都能平均分配⽗⺟的責任,不會依賴女⽅。有研究指出,當伴侶能有侍產假,女性的競爭⼒和賺錢能⼒有保持上升的現象。
雖然聽起來女性在職場上好像比男性吃虧,但英國國家通訊社(Press Association)的數據顯⽰,其實女性在22⾄29歲的時候,平均每年比男性賺多 1,111元英磅(約港幣12,000元),可⾒女性並非整個職業⽣涯的薪⾦都比男性低。⽽當到達50歲左右的時候,不論男女的賺錢能⼒都會平穩地漸漸下降,直到退休為⽌。
Naomi Chan
Career Coach and professional career hacker at Team Vanna
2 分鐘閱讀